整體:90分以上
導演:馮凱
演員:柯有倫(阿泰)、黃鴻升(阿賢)、林雨宣、劉品言、廖峻、陳博正、柯淑勤、吳勇濱
特別演出:、李李仁、陶晶瑩
其實這部片,我並沒有打算去看,但是越來越多人推薦我去看這部電影
於是上網看了預告片,其實跟電哪吒的預告片比起來,陣頭有倒吃甘蔗的感
覺,看到預告片節尾會讓人比較想進戲院一探究竟
我很贊同我好友講的一句話:一部好電影,要看導演有沒有心肯浪費底片
把那個角色的情緒特質可以表達,願不願意讓演員有多磨練自己演技的機會;
不過我想再加一句:也要看有沒有人願意投資,讓導演有較多的經費,讓一部
電影可以趨於完整甚至完美
之前看網頁得知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,不過裡面呈現的元素很飽
滿,家庭間父子的衝突、新舊觀念文化的撞擊、人性面子恩怨的相傳了結,特
殊家庭的心酸難過,小人物(老百姓)努力生存的面容,這麼多元素之下,還可
以看見愛情的微酸微甜,最大重點是,其中的本土文化沒有一絲ㄧ毫的做作扭
捏,很真實自然,並拍出了台灣的美,跟以往我所看的台灣電影這方面的呈現
上有比以往的進步,而且那些喱語貼切又好笑
以下會提及電影內容,請斟酌
人往往都會被自己的執著絆住,還是應該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在乎的觀念,因為
太在乎反而僵化而走不出自己設下的束縛,但人好像也常因為這樣,成長,成熟。
阿泰的父親很尊重神明,所以對於兒子面對神明的態度很有意見,覺得這樣做,
是不敬,是亂搞;人都是重面子的,兒子抓周竟然給他出糗,讓他在對手面前頭抬
不起來,然而這卻跟他心裡對兒子的愛產生了衝突,所以跟兒子見面從來就沒有好
臉色看
阿泰其實是希望父親注意到他並能教他陣頭,但由於一個誤會,從此父子決裂,
一個陰錯陽差,帶起陣頭,雖然陣頭是個文化,也是這部片的核心,但真正重要的是
它帶出傳統與現代的起承轉合,不管是文化的融合、父子和解、還是兩代對世仇的表達
態度,都讓電影的劇情有了厚度(好像重複了之前的段落)
裡面其中一個角色很有意思,關於小鬼所扮演的阿賢,上代的恩怨總是會影響到
下一代孩子的想法,我想阿賢並沒有真的很討厭阿泰,但想被父親肯定,希望能得到
讚賞,加上父親的教育態度,,我想他並沒有真的去思考,為什麼需要去討厭阿泰這
件事 ,反正是父親的世仇,想當然爾,兒子也要算在內,不過後期阿泰的轉變,讓阿
賢的心態產生變化,一來他羨慕忌妒阿泰能帶團(雖然表現手法有點極端),二來我想
他是認同阿泰的理念與方法,但同時這又衝突著他對父親的期待(希望父親讓他帶團)
與世仇心態,他很掙扎,怕父親不諒解,但又想照著自己的想法做,台灣電影還有一個
地方有進步,就是讓動作去說明一切,而不是用多餘的話語讓觀眾感到不自然;阿賢
把邀請函遞給父親那幕,父親別過頭,他轉身嘆了一口氣;還有最後阿泰父親看完兒子
的演出,舉起三太子等等,這樣的處理,希望還可以在其他台灣電影看到
其中最令一個讓人驚訝的角色,算是林雨軒所飾演的敏敏,一個在星光大道上總
是給人甜姐般形象的林雨宣,這次竟然變成一個帶粗魯氣質的黑皮膚台女,不得不說
這次的服裝設計者很不錯,不但與電影人物特色相符,也沒有太過誇張或突兀之感;
其中的感情戲都表現的不錯又有笑料
還有一個新人搶盡了鋒頭,就是飾演梨子的素人徐浩軒,裡面那句:跟我打!實在
是太猛,跟著阿泰父親回家的那個畫面也拍得很有趣,牽著手,帶著帽子,希望以後
還有機會看見他的演出
我想這是電影的宣傳手法,其實裡面陶晶瑩的畫面真的很少,但是李李仁卻演得
非常帥,畫面不多,但是看完電影走出戲院你一定會記得他飾演黑道老大的那種氣魄
我蠻喜歡最後他們師傅說的話,而且師傅的出現也有前後呼應,我覺得這部跟電哪吒
一樣都有講到父子的衝突,和解的手法兩部各有味道,大家可以比較比較
現在就期待有更多抓住台灣特質的電影可以在台灣上映,進而揚名國際!
台灣電影 加油!
導演資料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馮凱_(導演)
演員林雨宣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林雨宣
演員楊淇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楊淇_(台灣演員)
電影資料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陣頭_(電影)
陣頭原聲帶: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ctivity/activity.php?id=0000037054&sid=0000037054&page=1
官方網站:
http://dintaomovie.pixnet.net/blog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DinTao
圖片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truemovie.com/POSTER/DinTao-2.jpg
http://tw.movie.yahoo.com/movieinfo_photos.html/id=4029
留言列表